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,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。(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)
关闭
欢迎 {{loginUsername}} 登录,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客户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企业HR登录 用户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App(安卓) App(苹果)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
选择城市
切换城市分站,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

当前选择城市:总站
总站 {{item.district_text}}

作为大学生,你就不能一手抓绩点,一手抓实习吗?

转载 校园观察

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4-05-09 10:25 {{clickNum}}

进入大学以后

周围有很多的声音围绕着我

妈妈:“大学生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”

导员:“GPA要达到……才能保研or评优”

面试官:“这个岗位只要有工作经验的”

同学:“有合适的实习就先去试试”

……

绩点和实习

好像成了我大学最重要的两个课题

前十几年的学习经历

让我养成了争取好成绩的习惯

到了大学我也同样觉得分数是基础

高分更是加分项

争取高绩点,拿个好成绩

总归是一个稳妥的方向 

但在大学

仅仅靠出色的绩点好像也行不通

还得拼一个:实习经历

缺少实习经历

我担心找不到工作

更害怕毕业即失业

我也问过其他同学的想法

他们回答得很简单

“要搞学术就好好卷绩点

要找工作就去实习喽”

但是

明明刚上大学也没多久

什么也没弄明白

就要匆匆忙忙为自己的未来定下方向了吗?

我怎么知道我适不适合做学术呢?

想要挤出时间来都搏一搏

可是学业和实习

我真的能够同时兼顾吗?

万一卷到最后

要一头没一头

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



社会(职场)

需要的是能做事、积极主动做事

善于共事的人

道理我都懂

可是我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

能做事、爱做事、善共事的人呢?


“能做事”的学习方法

孔子早就在《论语》开篇就给了我们答案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掌握“能做事”的本领,而不仅仅是考高分的本领。所以,我们不仅提倡同学们认真学习课堂知识,还鼓励大家积极将知识在科创竞赛、社会实践等方面去运用。实践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不会的问题,然后再去学习,这样,你的做事能力就能显著提高了。


“爱做事”的学习方法

关键点在于“人职匹配”。首先要认知自己,从德智体美劳综合的方面来审视自己,缺什么,补什么。其次是探索职业兴趣,去找寻一个适合自己的事业,明确一个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岗位,以此为目标奋斗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要被一些指标所束缚,“君子不器”,切记不要把浅表性快乐当成自己的兴趣,要找到那种能给你带来持久快乐,体验到人生进阶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兴趣。如此到了职场上,你才会真正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自发地、持久地奋斗。


“善共事”的学习方法

就是要在不断和人打交道中去体会与人相处之道。首先学会做一个“积极的参与者”,学会在集体的事情和个人的事情中明确优先顺序,让自己的参与成为推进集体成功的一个积极因素。然后,学会做一个组织牵头者,促使一个集体齐心协力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从中学会管理和领导。


回到同学们最开始的问题

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

是评价标准不同所造成的


在大学里,评奖学金、争取保研资格等,主要评价标准还是绩点,因为用量化评比是最方便的。但如果把这个过程性指标当成了终极目标,那就成为了绩点的奴隶。要知道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能考高分的人,而是能高质量完成岗位职责的人。高分和高质量之间还隔着很长一段距离。

在招聘场,HR在短暂的时间里去考察人,大多数都是通过看简历、问经历、看举止,丰富的实习履历的确能够让HR觉得这个学生能够“即插即用”,但大学校园的学习和职场实习不能本末倒置。专业知识学好了,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。职场经验再丰富,离开扎实专业的功底,很容易“半壶水响叮当”,而且走得越久你会越累。


所以,先学后习,不要卷,去感受大学过程的精彩,而不是成为一些指标的奴隶。

那大学究竟应该怎么学习?

94岁高龄的沈志云院士

给我们提出了新命题——新质学习力


不急、不卷、不争

一步一个脚印

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

将课本知识融于实践生活

学习也能成为实习的催化剂

将两者结合更能让你在实习和学习中取得平衡

为毕业后的就业加分添彩~

祝大家都能斩获心仪的offer

找到适合自己的路



{{item.value}}({{item.name}})

{{item.name}}

引才人力

顶部